Content details

By :农田里的舞者 48

鸭子养殖的技术要点

鸭子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农业项目,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肉类和蛋类产品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本文将从品种选择、放养时间、场地选择、棚舍建造技术、放养方法、疾病防治等多个层次详细阐述鸭子养殖的技术要点。

一、品种选择

在养殖鸭子之前,选择合适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。应选择抗逆性强、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的品种。这些品种通常食性广、食量大、肌胃发达、消化能力强,并且羽毛丰满、个头大小适中、眼睛黑亮、鸭掌透红,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。这样的品种不仅能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,还能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。

二、放养时间

根据资源情况和季节变化,果园养鸭可以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。放养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果园内牧草和果树副产品的生长情况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春季和秋季是放养的最佳时期,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,果树副产品残留多,鸭子可以采食各种青草、野菜和落地花、叶、果等植物性食料,以及各种虫卵、蛹、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。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,但在冬季和夏季高温时段,应适当调整放养时间和强度,确保鸭子的健康和生产性能。

三、场地选择

鸭子行动笨拙,不能上树啄食,因此果园低栏放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放养的鸭子不仅可以控制果园内的杂草,还能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。选择放养场地时,应考虑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,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、梨、杏、山楂、柿树、核桃等园地都是理想的选择。这样的场地不仅适合鸭子的活动和觅食,还能有效防止鸭子上树造成伤害。

四、棚舍建造技术

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,同样需要有棚舍,以备晚上补饲、饮水、产蛋时使用。棚舍的建筑面积应以每平方米6-7只鸭子来计算,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,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。棚舍的建造应因地制宜,可以选择依山靠崖、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。这样的棚舍不仅能为鸭子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,还能方便管理和维护。

五、放养方法

1. 放养密度:放养密度应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和强弱来决定,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。一般情况下,每0.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-30只。密度过高会导致鸭子之间的竞争加剧,影响其生长和健康。

2. 划定轮放区: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,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。每个轮放区的面积一般为0.335公顷,放养400只左右为宜。果园面积小、养鸭数量少时,可以不分区,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。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,确保其正常生理需求。

3. 按时补饲: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,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。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,前期为育雏期,可圈养和笼养。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,以补充能量的不足。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,并逐步减少喂饲次数和数量,促使鸭子自由采食。以放养为主时期,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,并备足饮用水,满足饮用需求。

4. 加强监管,严防鼠害:放养鸭要严防山猫、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。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,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。不管放养多少只,也不管面积大小,都要用网围圈,并要固定专人管理。特别是放养幼龄鸭,防鼠害更为重要。

六、疾病防治

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“预防为主,防重于治”的方针。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,定期进行疫苗接种,做好防疫灭病工作。常见的鸭病包括鸭瘟、鸭霍乱、鸭病毒性肝炎等,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,确保鸭群的健康。此外,还要注意环境卫生,定期清理棚舍和活动场地,消毒饮水和饲料器具,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。

七、雏鸭养殖技术

1. 及时开食: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。开食前需先“开水”(饮温水),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。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,将其撒在竹席上,让雏鸭自由啄食,每天喂6-8次。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,每天喂4-5次。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。

2. 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:雏鸭开食3天后,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,将小鱼虾、河蚌、螃蟹、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。此外,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,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,供其自由采食。

3. 加强保温:雏鸭的保温非常重要。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。但当外界气温较低时,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,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。这样能有效防止雏鸭受寒,提高其成活率。

八、总结

鸭子养殖是一项技术性和管理性都很强的工作。通过科学合理的品种选择、放养时间安排、场地选择、棚舍建造、放养方法实施以及疾病防治措施的落实,可以大大提高鸭子的养殖效益。同时,要注意雏鸭的养殖技术和保温措施,确保雏鸭的健康成长。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,才能实现鸭子养殖的可持续发展。

你可能也喜欢